时间:2022-09-22 浏览:10
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以来,能源存储与转化相关产业的深度变革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议题。发展高能量密度的储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是确保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期,我院鹿可课题组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上取得了系列进展。
(1)电催化氮还原反应产氨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且原料(水和氮气)来源广泛,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氨的绿色合成的新工艺。鹿可课题组和苏州大学宋斌博士和美国NIU Yingwen Cheng教授合作,提出金属熔融钠体系构建新型异质结催化剂,设计开发高效的NRR电催化材料。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Index杂志Chemical Science上,题为“Activation of MoS2 monolayer electrocatalysts via reduction and phase control in molten sodium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nitrogen to ammonia”。
(2)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体系,鹿可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瑞国教授和陈乾旺教授合作,从硫正极功能载体设计出发,内嵌FeIII/II(CN)6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功能复合聚苯胺载体封存硫,形成yolk-shell结构硫正极,氧化还原限域催化活化硫组分的快速动力学转化,助力高性能柔性Zn-S电池的构建。Nature Index杂志ACS Nano以题为“Redox Catalysis Promoted Activation of Sulfur Redox Chemistry for Energy-Dense Flexible Solid-State Zn-S Battery”在线刊发了这一高性能固态柔性Zn-S电池研究。
(3)室温钠硫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具备成为大规模储能设备的潜力。鹿可课题组和苏大/哈工大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 Methods和Materials Today Energy上发表题为Electrocatalysis in Room Temperature Sodium-Sulfur Batteries: Tunable Pathway of Sulfur Speciation和Accelera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of Metal-Iodine Batteries: Progress and Prospects的综述论文。详细介绍了室温钠硫电池和金属碘电池体系遇到的挑战,并全面讨论了促进反应动力学的策略。
这一系列研究工作,lovebet爱博网页版均为唯一/第一通讯单位。鹿可博士于2020年9月入职lovebet爱博网页版,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后,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CS Chem.,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Chem. Sci.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lovebet爱博网页版科研启动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