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浏览:10
聚烯烃是目前产量最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其全球年产量高达2亿吨左右。近年来,新型的镍系和铁系催化剂在部分高端聚烯烃材料,如乙烯基润滑油、支链聚乙烯弹性体、高级α-烯烃等的生产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期,我院聚烯烃工业研发团队在聚烯烃材料的制备研究上取得了系列进展。陈敏教授等设计了具有磺酸钠基团的镍(Ⅱ)、铁(Ⅱ)催化剂。由于磺酸钠基团能和载体SiO2之间形成更强的结合作用,因此催化剂能更加稳定且强烈地锚定在载体上。这类负载型催化剂不仅在乙烯均聚过程中可以生产出具有形貌控制优异、不粘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而且在乙烯与十一烯酸的共聚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极性单体耐受性。上述研究成果被收录于The Special Issue of Emerging Investigators (2022)并发表于国产SCI期刊Chinese J. Chem.上(2022, 40, 2773-2779)。陈敏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同时,该团队还提出了一种助催化剂的调控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开环易位聚合法制备环烯烃聚合物。通过在环辛烯与重氮酸酯的共聚过程中通过加入助催化剂NaBArF,实现了二者的高效共聚,制备了一系列遥爪聚合物以及功能性的无规共聚物。通过加氢工艺,得到了主链中含有极性官能团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这类材料在机械性能以及水氧透过等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该工作发表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知名期刊Polym. Chem.上(2022, 13, 4782-4788),我院硕士研究生季明航为第一作者,陈敏教授为通讯作者。
最后,该团队还研究了硼烷类助催化剂在镍基支链聚乙烯弹性体的制备反应中的影响。通过改变硼烷助催化剂的结构,实现了对催化剂性质的调节,从而提高了聚合反应的活性、稳定性,并且能够调节得到的支链聚乙烯材料的应力/应变性能和弹性性能。该成果发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知名期刊Polymer上(2022, 255, 125116),谭忱讲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